張傳義 (註冊臨床心理學家)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臨床心理學家
媽媽帶着15歲兒子走進治療室,散發着一股強烈不滿的氣氛。
媽媽向我訴說跟兒子相處的困難,他不聽從媽媽的教導、不接受她的管教,但兒子卻漫不經心地玩手機,毫不在乎媽媽對他的投訴與批評。當我確認媽媽是真心想聆聽兒子的想法後,在我幾番引導下,他才娓娓道出對媽媽多方面的不滿。
兒子訴說,這已不是第一次在衝突過後,媽媽和他去找治療師,嘗試處理他們之間的矛盾。每一次媽媽都在治療師面前擺出好像很願意溝通的樣子,但會面過後卻反臉不認人,把種種承諾推翻,更採取高壓手段應對新衝突。
我看到媽媽面有難色,好像確有此事。我詢問兒子,他是想借此次會面翻媽媽的舊帳?還是希望可借此契機令大家重建關係?兒子表示,他不是為了翻舊帳而舊事重提,而是希望媽媽不要再掩飾,可正面處理事實,包括他們現在處於一個互不信任的情況。他希望媽媽不要單方面要求他重新信任媽媽所說的一切,因為這超越了他所能接受和辦到的。若細心了解這對母子互動的模式,不難發現其實雙方各有訴求,並抱有不同期望。幸好他們都珍惜這次契機,各自重新調整與改善陋習,避免將來難以預計的悲劇。
其實不論是親子關係或社會世代問題,只有正面回應所發生的事,才能重新建立互信的空間。因為互信是關係的基礎,沒有互信,說甚麼也是空談,做甚麼也會被質疑!互信不能只靠嘴巴上說說,而是透過一致的言行方能建立。只有這樣,家庭以至社會才能重拾和諧,破鏡重圓! (刊於 2019/07/24 晴報)
Comments